首页 => 校友之窗 => 正文
红色特工、兵工界泰斗阚思竣
发表时间:2014-3-6 16:13:54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一中 编辑:南溪一中
点击/评论:32276/0

1912年(民国元年)
    学生阚尊名(后化名刘鼑,我国著名红色特工)在县立高小(即现在的四川省南溪县第一中学校)第二班就读。
 
    刘鼎在当时是个牛人,但没想到那么牛。在看张学良是否为中共党员的文章时发现刘鼎是他入党的发展人,于是由此查下去,发现了不好好东西。
       刘鼎,四川南溪人。1902年1月8日出生。本名阚思竣,字尊民,曾用名阚泽民、干泽民、甘作民、戴忠、戴良等。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科肄业。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业的创始者和杰出领导人之一,党内著名的军工与机械工业专家。1923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赴德国勤工俭学,经孙炳文、朱德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1926年转赴苏联深造。1929年奉调回国,历任中共中央特科二科副科长,闽浙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兼红军第五分校政委,洋源兵工厂政委,中国共产党驻东北军代表、延安摩托学校校长,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特科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延安中央军委联防司令部军工局副局长,晋察冀军区副局长,华北人民政府公营企业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副部长,第一、第二、第三机械工业副部长
       刘鼎同志生前说过,他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参与西安事变,二是组织军工建设。前者不到一年时间,但作张学良的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且具有强烈的革命传奇色彩。党中央对此给与了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多次说过:“西安事变,刘鼎同志是有功的。”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兵工建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试制生产制式化武器弹药,成绩卓著,堪称兵工泰斗。
 
        刘鼎是我国金属加工行业的专家型领导,是当时党内不可多得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我国金属加工领域的许多重大技术进展和创新都与他密不可分,如我国最早的万吨水压机、我国第一台数控线切割机床、我国第一台火药动力高速磨锻锤、电解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我国金属加工领域品牌媒体——《机械工人》、“蚂蚁啃骨头”加工方法,等等。
        十年浩劫中,刘鼎遭受迫害,被捕入狱7年(1968.3-1975.2),他在狱中全凭记忆撰写了技术手稿,因为缺乏纸笔,大部份都用铅笔写在草纸、牙粉袋纸上。在手稿中,刘鼎无一字谈到自己的遭遇,而是详细记录自己从事技术工作的经验总结,大部份都涉及到当时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在《刘鼎传》中发布了一部分李滔先生整理的狱中手稿和整理说明,兹引录目录如下(P221):
 
整理后的狱中手稿目录如下:
1、金属的电解加工
2、硬质物(钨、钛、硼、钻石等)的开发和应用
3、旧机床的改装利用
4、机械工业正需发展冷击强化工艺
5、轧辊磨床改进及电解磨辊机设想
6、卧式无底冲床、无砧座电锤的原理和论证
7、各种武器再设计建议
8、对枪、炮、弹、药的历史经验总结
9、迫击火箭弹设计提纲
10、珠算和算盘
 
       1936年1月20日肤施会谈,参加者只有周恩来、张学良、李克农、刘鼎、王以哲五人,双方商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问题。会谈后,刘鼎到瓦窑堡向党中央汇报,随即被任命为中共驻东北军代表,周恩来对他说:“你去当代表,对我党我军非常重要,这样做工作还是第一次,中央对你给予很大希望,一定要做好。你与张学良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要继续推进,善意帮助他。”刘鼎与张学良一同返回西安,在《刘鼎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细节(P50):在返回的飞机上,张学良知道刘鼎在苏联空军机械学校学习过,便两个人轮流驾驶,你一下,我一下,飞机忽左忽右,摇摇摆摆,张开得比孩子们玩游戏飞机还高兴。正是这些细节合在一起,张学良与刘鼎建立了敬服和信任。1940年,经朱德总司令提名,刘鼎任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彭德怀、左权、杨立三一起送他到军工部所在地并给予厚望。当时太行兵工共有7座兵工厂,绵延300多里,其中“一所”就是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厂,也称水窑兵工厂。刘鼎在《太行山上的军事工业》中说道:“总部首长对这几座兵工厂视若‘掌上明珠’。在筹建水窑兵工厂时,朱德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亲自勘查地形,确定厂址,调兵遣将,解决疑难。工厂落成后,又派总部特务团担任警戒。”
       2006年,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等9处近代工业遗址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近年来工业遗产日益成为国内关注的话题。
       刘鼎到八路军总部军工部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狠抓步枪生产。他组织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刘贵福等反复研究根据我军作战需要和物资供应条件,,吸收“捷克式”、“三八式”、“老套筒”、“汉阳造”等步枪有点,设计了一种枪身短、刺刀长、重量轻,能与日军“三八式”步枪抗衡的新步枪,1940年7月底制造成功,定位为“八一式”步马枪,受到彭德怀、刘伯承等领导的高度赞扬(P71)。
       1941年初,刘鼎向八路军总部建议发展军分区和地方政府组织手榴弹和地雷生产,普及地雷制造技术,发动民众开展地雷爆破运动,彭德怀亲自进行动员。刘鼎等组织地雷训练班,印发《地雷制造使用法》、《各种地雷触发装置法》等小册子,在太行山根据地掀起了“村村造地雷,户户有地雷”的爆破运动。刘鼎在《太行山上的军事工业》中曾有极为精彩的描述(P78):
 
“在地雷的埋设伪装上,各地民兵动脑筋、创造了许多巧妙的埋雷方法,大摆地雷阵,‘遍地埋雷,到处开花’,使敌人‘来不让来,走不让走’。如在敌人的行军路上,在埋地雷的地方印上车轮痕迹,表示有车已走过,没有危险;在无雷的地段,故意挖出信徒,有时还插上红旗,旗上写着‘小心地雷’;在狭窄的山路上用白灰画上许许多多的圆圈,并注明‘脚下留神’,这些圆圈有的有雷,有的没有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搞得敌人胆战心惊,不敢贸然前进。”(>>>阅读更多)
 
         据高原回忆:“太行山的地雷阵地五花八门,奇妙无比,都是刘鼎同志亲自领导设计的,有石头的、陶瓷的、金属的、生铁的,型号式样也不一样,有吊雷、埋雷、河滩雷,屋前门后,锅盆瓦罐,真雷假相,虚实难辨。从制造到埋设安装,又是刘鼎亲自办训练班上课辅导培训骨干,在全根据地民兵武装队伍中普遍推广了地雷技术。(P317)”
        刘鼎一贯重视技术干部的培养,如在延安就先后创办摩托学校和抗大特科大队。1940年,彭德怀委任刘鼎筹备兵工学校,1941年5月,太行业工业学校成立,刘鼎任校长,北洋大学毕业的冶金专家刘治中任副校长,为根据地培养了400多名管理干部和初、中级技术干部。彭德怀为此致电毛泽东:“在太行山已经有了一个小规模的军事工业学校”,毛泽东听了高兴地说:“太好了,你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为我军培训出一批军事管理人才和军工技术人才,这对我们赢得最后地胜利十分有利。”太行兵工学校被誉为“中国兵工第一校”,后来发展成为华北工学院,现改名为中北大学。
         2002年10月,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北大学联合举办刘鼎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来金烈等老领导和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单位领导出席并举行刘鼎塑像揭幕仪式和刘鼎纪念座谈会。左图为中北大学校园内刘鼎塑像。
        1949年新中国建立,刘鼎任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分管兵工、机械等行业,10月,他任团长,率沈鸿、汪道涵等人组成重工业考察团考察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刘鼎随即又相继考察重庆、太原等地兵工厂,掌握了全国兵器工业和重工业第一手资料。1950年7月,他和总后勤部杨立三部长联名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议书(p98),包括:制定中国制式武器系列型谱;建立兵工科研机构,开展新型武器研制;制定更新兵器工业生产纲领等。抗美援朝爆发,刘鼎将正在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兵工会议转变为战备动员会,刘鼎领导的十万兵工大军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他后来却受到不妥当的处分。
         1951年1月,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成立,周恩来兼任主任、聂荣臻、李富春为副主任,刘鼎为委员之一,4月中央重工业部成立兵工总局,刘鼎兼任局长。5月,中央派出徐向前为团长,刘鼎为重要成员的中国兵工代表团赴苏谈判苏联援助兵工建设问题。,回国后刘鼎组织兵工总局编制提出《兵工工厂调整计划纲要》和《新建兵工厂五年建设大纲》上报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作出《关于兵工问题的决定》,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这一决定是建国后兵工部门的 最重要文件(p100-101)。1953年大规模展开的中国国防兵工的制式化武器弹药的试制生产、老兵工厂调整和改扩建、新兵工厂建设基本上都是按照该决定进行的。刘鼎在构思新中国兵器工业建设与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2年下半年,在刘鼎的倡议和精心组织下,兵工总局还组建了一批为兵工服务的技术研究所,包括工厂设计所、技术资料翻译所、精密机械研究所、技术推广情报研究所、火炸药研究所和械弹研究所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部门最早建立的一批技术研究机构。
     刘鼎与沈鸿是我党著名的优秀的工程技术专家,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一直都精诚合作。1945年10月,刘鼎受中央委派率约百人的技术骨干由延安前往东北建立新的军事工业基地(p91),队伍主要由延安军工局技术骨干组成,其中就有闻名延安的总工程师沈鸿。因战事受阻晋察冀张家口,1946年8月刘鼎任兴化实业公司副总经理,接管河北张、宣一代重工业,不久迁建灵邱上寨兵工基地,任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副局长(时姚依林任局长),1946年底沈鸿即向刘鼎提出了入党要求,1947年11月底沈鸿领导晋察冀工业局机械研究室研究成功46式瞬发引信,设计制造生产专用机床(p92)。1947年夏秋之交,按朱德总司令指示,刘鼎利用所辖两个研究机构(沈鸿领导的炮弹和引信研究室和恽志强领导的化工研究所)研制攻坚战急需的武器弹药。1949年9月,刘鼎任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副部长,下旬即由刘鼎任团长,沈鸿任副团长,率汪道涵等组成重工业考察团前往东北、华北、华东考察重工业(p96)。 
        1958年5月,刘鼎受命依托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一重)和沈重设计制造万吨水压机(p111),与此同时,沈鸿在上海江南造船厂领导制造另一台万吨水压机,被称为“南沈北刘,竞显神通”。当时世界上拥有的万吨级水压机也并不多,中国同时制造两台,是举世关注的大事。刘鼎率队解决了水压机制造过程中立柱、横梁和底座三大关键问题,1959年首先在沈重试制成功2000吨水压机,1962年在一重成功制造完成万吨水压机,1964年投入生产,至今,这台12600吨水压机仍然屹立在一重,继续为我国建设作着重大贡献。
      据记载,刘鼎还曾去上海了解沈鸿主持设计的万吨水压机情况,他介绍了拼焊铸钢件工艺技术,帮助解决了制造水压机底座和中、上横梁的难题(吴明远,299)。
      建国初期, 我国迫切要把农业搞上去,急需化肥、农药生产,而当时我国化肥工业一无所有,主要设备靠进口。刘鼎领导,安排由齐齐哈尔火炮厂和沈阳炮弹厂承担试制生产化肥的大型气体压缩机和高压合成塔。化肥设备要求高温、高压、主要部件又重又大,工厂当时缺少大的加工设备,依靠老工人的经验和智慧,在大部件周围,上下左右同时小机床或机头,有车、有铣、有钻进行加工,刘鼎检查时,深受鼓舞,他对现场操作的工人师傅说:这种加工方法如同小蚂蚁啃大骨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举。对很多缺少技术设备的国防工厂生产民品很有借鉴意义。刘鼎把这种加工方法起名为“蚂蚁啃骨头”(吴明远,p298),1958年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肯定并推广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最终用这种加工方法制造成功氮肥生产设备,首台在吉林化工厂投入生产。
 
 
        刘鼎任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时按分工,他分管兵工、机械、船舶、汽车和电器(含电信)工业,1951年他赴苏谈判曾经参观苏联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回国后,在他建议下,在中央重工业部设立汽车工业筹备组,郭力任组长,孟少农任副组长,小组设在灯市口甲45号,开始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筹备组后来发展成为一机部汽车工业局。
2船舶    建国初期,刘鼎在考察上海、天津、大连等地船厂后,经与当时的华东工业部副部长程望磋商,经中财委批准,于1950年10月,设立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程望兼任局长。
        《刘鼎传》(p103-105)中总结道:刘鼎在筹建新中国汽车工业和船舶工业的领导机构,在筹建新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及其厂址的选择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是卓有贡献的。
        1961年,原三机部一分为三(三、五、六机部),刘鼎任新三机部副部长,转战航空工业战线,1965年,兼任航空研究院院长,全面领导航空工业的科研与技术发展(P114),他突出抓发动机高空试验与飞机科研试飞,组织人员在歼-7飞机基础上设计歼-8。刘鼎重视推广先进工艺,在他倡导下,航空工业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数控线切割机床,解决了飞机发动机精密模具加工的难题;他还将电解加工工艺推广到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加工中,解决了飞机发动机制造中最困难的环节;1964年,他接受建议,积极组织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火药动力高速磨锻锤,这种火药磨锻锤荣获国家一等发明奖。
    阚思俊既是南溪养育的优秀女儿,宜宾党组织培养的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南溪一中向红军输送的革命精英。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一中  编辑:南溪一中